作为江苏水产养殖大市和“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近年来,兴化市充分挖掘稻田、藕田潜力,大力推进稻田、藕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把稻田、藕田生态综合种养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作为乡村振兴、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通过科技示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生态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荷藕种植与水产养殖巧妙结合的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充分发挥稻田、藕田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两大功能,既具有互补作用,又可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目前,兴化市生态综合种养面积57474.79亩。
“宜养则养 宜种则种”
兴化市大力发展蟹稻、鱼稻结合到鱼蟹稻、虾蟹稻、虾藕等多品种综合种养。“稻虾共作”模式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全程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农药用量,实施清沟消毒、苗种放养、种草投螺、水稻栽插、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技术措施,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生产无公害小龙虾和有机稻米,达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变过去“一稻一虾”为现在“一稻两虾”,实现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两用、一举多赢、高产高效的目标。
稻田养鱼则建立了一个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稻田养鱼这种新模式真好,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和害虫,起到了增施肥料的作用,稻照长、鱼照养,既赚钱、又有粮。”沙沟镇养殖户王金杰兴奋地说,现在他拥有养殖面积120亩,亩产水稻550公斤、小麦350公斤、鲫鱼280公斤,亩产值5500元,亩利润3050元。
藕田套养小龙虾基地面积700亩,亩产荷藕1500公斤,亩产值3500元,小龙虾50公斤,亩产值2500元,基地亩效益达到3000元,亩效益比只种藕高2000元……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带来的收益让沙沟镇傅堡村养殖户张志标心里乐开了花。“低洼藕田套养小龙虾是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新型高效模式,投入小,风险小。”他介绍,“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龙虾的天然饵料,龙虾的排泄物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养殖过程中极少投喂饵料,不用施药或者施用无公害农药,生产的藕和龙虾品质好,销售价格高。”
探索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兴化市多家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沿兴泰路北沿线建设形成中堡镇千亩立体生态种养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以水稻种植套养小龙虾、河蟹、青虾、虎头鲨等为主要模式的示范稻田综合养殖技术、稻田水产苗种繁育技术、稻田养殖高产栽培技术和稻渔共作拓展模式。
同时,该市还选择水源充足、排水通畅、地势平坦、无污染的稻田、藕田,先后建设了海南镇金储村稻田养蟹、竹泓镇尖沟稻田养蟹、陈堡镇西林村稻田养殖虾蟹、沙沟镇官河村藕田养殖小龙虾等示范方,充分利用良好的光、气、水、土等自然资源和较为成熟的种养殖技术对基地进行改造,自主选择“9108”优质稻与高杆水稻,采用稻田、藕田养殖新技术,不断提高种养殖效益。
充分调动合作社和渔民的积极性,兴化市把技术服务融入到生态综合种养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化服务中去,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院校所站协作,邀请一批水产专家常年蹲点,与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制订生产技术要点,请专家到田头“出诊”,及时解决农民种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还邀请科研院所专家,进行小龙虾稻田、藕田养殖生态技术授课,把稻渔、藕渔共作“优质、生态、无残留”理念融合到品牌宣传、包装设计中,把水产养殖与水稻、荷藕的栽培利用结合起来。
为进一步推广生态综合种养,目前,兴化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对利用现有提水养殖蟹塘进行改造发展稻虾、稻鸭共作等立体种养,按提水养殖中水稻种植面积每亩给予经营主体300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