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2月17日召开的黑龙江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黑龙江将通过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努力在粮食综合产能、农业质量效益、农业生态建设、农业技术和装备、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在全国站排头,当好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压舱石”,以争当新时代全方位、高质量、有内涵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面经营、全程服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率先实现现代农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在农业生产上,实施产能优化提升行动。坚持“稳粮、扩豆、优经、增饲”,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积极发展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生产,着力扩大设施农业面积,高值高效特色作物面积扩大到21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要同比增长5%。加快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加工型玉米、食用型大豆,打造粮食生产优质板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扩大到8100万亩。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实施千万吨奶发展计划,奶牛平均单产提高100公斤,生鲜乳总产量同比增长2%以上。全省改良和牛出栏达到3万头。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鹅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品优质特色健康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冰雪渔业,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74万吨。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培育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壮大出口企业,打造内连基地外拓市场优质农产品跨境产业链。对俄境外农业开发合作面积达到930万亩,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到470万亩。

通过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牵动,着力培育立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粮食从初级加工向食品产业、精细化工等领域延伸,加速生猪、肉牛生产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提升婴幼儿配方粉、巴氏奶、酸奶等优势乳制品竞争力,发展特色小品种大产业,确保农产品加工业增速10%以上,努力把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聚合农民创业合力,提高创业水平,打造农民“双创”升级版,年内农民创业160万人,创业纯收入380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580万人,劳务收入950亿元。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数量、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和9%。进一步推广“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品牌”组织形式,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价值链、产业链增值收益。拓展全省8857个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力争6000家以上开通电商服务,打通农业信息服务、电商运营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科技兴农强农行动。实施良种工程,支持建设水稻、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推广一批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保障良种供应。强化科技创新推广。重点要推进技术协同创新,建设16个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巩固提升“互联网+”高标准基地建设水平,基地总规模达到1500个。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建和完善畜牧、兽医、农业物联网、农机指挥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18个应用系统,加大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发挥大数据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继续推进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有机肥提质增效试点示范,全省有机肥施用量要达到1800万吨。扩大耕地轮作试点面积,推广米豆米、米豆麦、米豆杂等多种轮作技术模式,建立科学轮作制度体系,水稻休耕试点200万亩,耕地轮作试点1100万亩。落实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4000万亩。完善病虫害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绿色防控措施覆盖率达到45%以上。强化地膜、农药废弃包装物、食用菌菌糠回收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到50%,试点示范县(市、区)当季农膜回收率达到 70%,食用菌菌糠回收利用率达到 30%。加快粪污资源化利用步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80 %、利用率要达到73.5%。重点推进秸秆还田和秸秆能源化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0%以上。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和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推进质量安全智慧化监管,争取85%以上的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入网追溯。

实施基础建设升级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加强灌排工程建设、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田间道路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00万亩。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投入力度。加快大农机建设,鼓励整村推进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在农机购置补贴上给予政策倾斜,装备能够提高生产标准的、农村适用的先进农业机械,提升农机化质量水平,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7%以上。

实施产业扶贫攻坚行动。实施贫困地区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积极推广“园田地订制、互助菜园、托牛入场”等十三种产业扶贫模式,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高效特色种养业、菜园革命、休闲农业、产地初加工,挖掘多领域、多产业增收潜力。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各类能人,引导贫困地区组建农机作业、农资供应、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动物防疫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贫困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把经营能力弱的贫困户“带”起来。因地制宜推广生产托管、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等联贫带贫机制,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链条,稳定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收益,把贫困户“联”起来。扶智扶志结合,以县为单位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加强扶贫产业风险防范,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持之以恒的探索驻村扶贫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推进驻村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宜居家园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培育典型,推广模式,充分发挥“一市十县”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村庄规划、村庄绿化等任务,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典型示范向面上推开。全面加强农村基础建设,重点推进农村水电路讯房全方位升级,要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含氟问题、用电贵问题,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向农村延伸,巩固扩大危房改造战果。同时,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让农民生活更方便。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继续办好农民丰收节,将其打造为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弘扬文明新风的金字招牌。

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行动。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争取2019年全面完成整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产权交易省级平台与市、县级平台互联互通试点,推进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确权成果转化,利用好大数据重构农业信贷征信体系,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年底,力争“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的融资规模达到百亿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百村千社万户”示范典型3年培育计划,2019年示范村、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分别发展到20个、500个、2000户。实施《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3年行动计划》,2019年新评定省级示范社150个以上,集中清理整改空壳、不实、不规范合作社。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社会力量为补充,组建多元化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扎实做好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等试点,完善生猪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