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8·合肥)在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竹编、木梳制作、炒茶、打糍粑......在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展厅,安徽各地特色农业加工品的制作过程新奇有趣,市民们纷纷驻足观看。

竹编艺术

79年的钱蕾是竹编厂里最年轻的竹编手艺人,她飞速地编着手中的倒径篮,一边回答顾客的问价,“竹椅180。”她手中的倒径篮编制工艺复杂,一个工龄五年以上的成熟工最快一个小时只能做一个。六安竹编手工艺有着悠久历史。钱蕾所在的六安竹编厂是当地现存不多的手工竹编厂。

“我们主要生产生活用品、农具以及花器。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如日本、东南亚等国。”厂长董铭说。六安竹编的制作过程复杂,破篾需要专门的破蔑老师傅一根根手工破好。“竹篾有很多种,编织不同的产品需要用到不同的竹篾。”董铭说。“像这个筛子需要用到九种竹篾,每个竹篾都不会扎手。跟市面上十几块一个的完全不同。”

制作糍粑

“我们家的糍粑是纯手工制作,特别受欢迎。”周韶铃一边炸糍粑一边利落地说。金寨人对手工糍粑的喜爱牢牢刻在基因之中。快到春节的时候,金寨大大小小的村落便会响起打糍粑的声音。

“金寨的传统糍粑里面有各种馅料,紫薯、野菜等等。”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寨人,周韶铃自然掌握着糍粑的制作方法。去年,她带着手工糍粑参加了当地的美食节,周韶铃制作的糍粑大受欢迎。看到商机,她与人合伙创业,要在小糍粑中做出大文章。“目前我们的销路很火爆,手工糍粑销往各大酒店、饭店。”周韶铃介绍,“我们挖掘当地特色小吃,想做出个品牌来。”

这次农交会,周韶铃和她的团队现场做糍粑。她有个愿望,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也了解金寨传统糍粑,了解金寨。

炒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来自于六安市大别山的云雾之中。

六安瓜片是世界上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六安瓜片的炒制分五道工序。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

在农交会现场,炒茶小哥顶着热浪展示着炒茶手艺。手持炒茶帚,匀速而流畅地旋转炒拌着锅中的茶叶。行云流水的动作和萦绕的茶香引得市民们投去好奇的目光。

不少市民也体验了一把炒茶的乐趣。八岁的小童在炒茶小哥的指导下,动作虽不熟练却是像模像样。小童的父母说,这次特地带孩子来农交会开拓眼界。

 

豆制品制作

金寨人王成道磨了二十多年豆子,做了二十多年豆腐。浆能做豆浆、豆腐,豆渣能炒菜。要做好豆腐,他有两个秘诀。一是不能用井水,二是必须用石磨磨豆子。

“我们家的豆腐是石磨磨出来的,特别香。”王成道说。磨豆子、过滤浆、煮浆加水。他制作着醇香的豆浆。“一边煮一边加凉开水,既能防止豆浆冒出来,还能降低浓度。”

王成道开了多年的豆腐店,为街坊邻居们供应着这份美味而营养的平民食物。 

木梳制作

泾县是全球最大的木梳加工生产基地,全球木梳占有率高,有木梳之乡的美誉。木梳工人张师傅细细地在一把紫檀木梳上描金。从圆形的木料,经过二十几道工序,一把木梳终能大概成形。“我们生产的木梳线上线下都有销售,也会给别的品牌做代加工。不过现在主要靠出口,去年产值一千多万元。”负责人张女士说。

“高档一点的木梳,我们会进行手工雕刻。”张女士感慨,“如今会手工雕刻的师傅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