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放亮,山东聊城市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村民耿付建,就一头扎进自己家的蔬菜大棚。为了赶在上午9点前把新鲜蔬菜运到市场,耿付建风风火火地带领工人摘椒、打茬、装袋。
“今年尖椒市场行情特别好,前3个月已经卖了超过10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耿付建高兴地介绍,这两年,村里有30多个年轻人返乡种大棚,当地群众称他们为“棚二代”。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备感振奋,也更加坚定了发展蔬菜大棚、吸引青年回乡创业的信心。从北京回来后,耿遵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
“业由人兴,年轻人见过世面,头脑灵活,敢闯敢干敢投入。有了他们,乡村振兴才有希望。”耿遵珠告诉记者,耿店村发展蔬菜产业已有20多年,但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经营主体多是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耿遵珠意识到,要持续壮大蔬菜产业,必须全面升级,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2008年,耿店村成立了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发展高标准蔬菜大棚,在村里建起育苗厂和蔬菜批发市场,并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九成村民住进了通水、电、网、暖的楼房。
听说建大棚收入不错,在深圳一家打印设备公司做了10年售后维修的耿付建,返乡投资28万元建了5个大棚,成了村里的“棚二代”。“过去,菜农窝在小棚里干活,脏累不说,还没多大赚头。现如今,俺村的大棚大多是冬暖式钢构大棚,还配了自动卷帘机等自动化设备。种棚不累,当农民有赚头了,干农业有奔头了。”耿付建说。
大棚种植管理环节省出了精力和时间,同样返乡创业的耿志国脑子开始琢磨着新点子。“目前看,种植结构还是太单一,得适度调整农业结构,追求融合发展。”耿志国告诉记者,这两天他和“发小”合作,搭建了160米长的葡萄长廊,为乡村采摘游计划“铺路”。
如何让这些“棚二代”真正扎根乡村?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丁兆庆认为,首先要推动农业生产由过去单一的种植型向种植、销售、深加工转变。同时,还要为“棚二代”返乡创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及返乡创业基金、小微贷款等资金支持,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下、立得住,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据悉,为支持人才回乡创业,山东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今年,山东将全力打造30个农科教强县、表彰100名最美农技人员、评选1000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山东省乡镇公务员考录也将放宽资格条件,打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通道,真正开辟出一条人才、智力、技术下乡的“绿色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