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银豆比不上寻甸的洋芋。寻甸洋芋种植面积22万亩,面积全市第一,寻甸也是全省重要的种薯基地。如何把小小洋芋发展成全县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寻甸结合得天独厚的资源,在种植和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通过合作社助农增收,把小小洋芋做成脱贫大产业,更巧用“洋芋节”给“洋芋事业”添砖加瓦。
升级2.0版合作农场
说到寻甸洋芋,不得不提到六哨乡,六哨乡全乡耕地面积12万亩中,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0万亩,全乡吃靠马铃薯、发展靠马铃薯。
六哨乡地处高寒山区,海拔在2200米-2900米之间,昼夜温差大,种植的马铃薯个头大、淀粉含量高、口感佳。但是农户自留地种薯质量下降、病害频发、产量较低。良种繁育、改善土肥迫在眉睫。
2013年到2015年,寻甸县在六哨乡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总结较好配方,由合作社新建一座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拌合站,建成一条年生产3万吨复合肥的生产线,为农场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高效的配方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同时为六哨乡水源区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2016年,六哨乡在板桥村委会、白泥克村实施马铃薯膜下滴灌建设示范项目,示范区选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在灌溉的同时,实施精准施肥,极大提高了化肥的效力。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16年底,合作社对4个片区的入股土地进行整理,坡地改梯地、马车路变拖拉机路、旱地变水浇地。在去年春天,拖拉机、打药机、装载机等12台套机械设备投入生产。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实践,用机械装载农家肥,效率是人工操作效率的12倍,拖拉机播种是传统播种效率的7倍,中耕除草培土效率是传统作业的40倍,生产成本降低57%。”合作农场实现从1.0版传统农业升级成2.0版的农场式现代农业。
示范带动 长效脱贫
2016年,财政部将云南省纳入全国13个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省份之一。试点工作在全省30个县(市)区开展,六哨乡就是其中之一。
六哨乡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合作农场除了财政资金投入1000万元,村民土地按每亩5000元入股3094亩,项目覆盖7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农户46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农场实行“统一种植生产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经营方式,主要生产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其中年产原种900吨、一级种6000吨,每年可实现收益525万元,土地入股的农户平均每户实现纯收入1.1万元。同时,合作农场还可满足30万亩优良马铃薯用种需求,每亩增产500斤,增收600元,人均增收2400元。火塘一组村民杨顺祥就是受益者之一,流转了10.9亩土地的杨顺祥说:“以前也种洋芋,但是因为不懂技术,产量有限,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一年就有4万多元的收入,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去年,寻甸遴选出龙头企业及合作社187家,实现产业帮扶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寻甸万担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5个村委会9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33人加入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加强农场的管理。如今,在合作社的帮扶带动下,马铃薯每亩增产鲜薯500公斤,增加产值600元,同时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单是流转土地一项,六哨乡境内农户年增收800多万元。(昆明日报 记者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