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三农之本,源于农业,立足于农村,根基在于农民。大国粮仓如何拔地而起?离不开众多小农户,更离不开农耕文明的生生不息。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但是,农耕文明,已经开始衰败了,能否传承和延续下去,已经成了问号。农业发展方式,出现了拐点。怎么拐,拐向哪里?值得,我们去深思。
当你,上山下乡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传统农业是农村最美的亮点。如何通过一个连接的桥梁,把农村最美好的东西带入城市,把城市的人吸引到农村,这就得靠乡村振兴了。
之前,我就提过,结合国情民意,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在于细化“大农业与小农业”的落地场景,因地制宜,分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农业发展才会高质高效、增产增收,顺势把握好农业发展的趋势。
当今,农业发展,必须打破农耕惯性,与时俱进,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养活人类。
农业关心的不仅仅是种粮食,更多地在于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带来真正的收益性。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背后是五大 “痛点”
1、“大国小农” 的基本农情没有改变,小农户始终是农业的主力。小农户数量占我国2.07亿农业经营户的98%,其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经营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小农户始终是农业的主力。农业现代化需要规模,但也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搞以土地集中为特征的规模经营。因此,中央文件的提法是“适度规模经营”,“适度”两字很关键。我们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小农户众多并将长期存在,要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2、高标准基本农田少,靠天吃饭的低产农耕地多,土地仍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我国有20亿亩左右的农耕地,但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制约,都适宜才适合种庄稼,主要分布在沿海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间盆地以及广大的丘陵地区。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才不足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都是低产农田,多数处在山区丘陵地带。而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一亩三分地,有的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村,还达不到这个标准。目前,全国各地的农村,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15亿亩承包地确权给2亿农户,并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所以说,土地仍是农民的“命根子”。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紧张等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3、农村衰败的现状:“空心化、老龄化、光棍化”,现实处境不妙,一时难以扭转。尤其,老一辈农民,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农民,还在路上,是否选择从事农业,还犹豫不决,农民职业化,发展依然缓慢。
4、农业本身,收益性差,增产不增收频繁,逼退农民,不愿种地了。一方面,粮贱伤农,增产不增收、务工比种地收入高、种地风险有增无减、农民种地机械化程度不高或难以实现机械化,设备不够齐全、农技人才缺乏等等;另一方面,农产品本身,价格低廉,收益性较差,这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有关,收入弹性较小,当社会普遍人均收入增加时,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不多,价格弹性小,当供给增加时,农产品价格往往大幅下降,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频繁出现。从事农业,能否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需要谨慎。
5、传统农业,难以摆脱“农耕文明”的劣根性。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束缚,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农耕文明,要得以传承和永续发展下去,就得与时俱进。深挖农耕文化的价值属性,促使农旅融合,如此既能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又能使乡村文化更快更有效地转型。
归结五大痛点,农业发展方式亟需改变。但是,大农业不能忽视小农户,小农户更离不开“小农业”。
农业发展的拐点在于“小农业”,要看三个角度
从土地要素的角度看,过去我们40年是用土地的升值来支撑起来城镇化的发展规模和效率。但是,当我们看到这种效率逐渐放缓的时候,就得重新去思考最重要、最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时候,用哪些角度去破解它?比如说,我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之后实际上定了一个非常强的调性,在乡村不可能大规模地搞农业发展。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我们是小农经济的模式,除非在东北一些粮食主产区、或中部地区的种粮大省,再或新疆很多地方能够部分的实现一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还是很分散。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发展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增产不增收,谁也坚持不下去,更别谈发展了。农业发展的“小农业”逻辑,追求的是生产出来的粮食或农产品,能够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健康、可溯源”,而且更能提升农业本身的价值空间。农业与旅游,跨界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更能搞活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放大价值链。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农业文明的时候,聚集在平原,生活方式基本上是谋生;到了工业化时期,工业文明聚集在沿海,沿海的生活方式谋求的是发展;到了后工业化的时期,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所以要聚集到山地丘陵地带。山地丘陵地带,适合发展“小农业”,而且会是主要场地。
既然,农业发展的拐点在于“小农业”,那么,小农业适合的发展模式,会是什么样?
梳理众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我个人认为,“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最适合“小农业”来发展,有效补充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小农业发展的载体,关键在于,家庭农场
小农业,以“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为主,毕竟我国大多数区域,属于丘陵山区,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只能以“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出发点,打破认知边界,立足“农业”,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尤其跨界融合,增加附加值,延长消费链,放大价值链。
一般,丘陵山区地带,100-300亩的耕地,还是容易整合。只要,农民不愿意种地,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的方式,让“小田变大田”,集中耕地,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从政策上看,力推持续,从“十三五”时期到“十四五”的今天,每年,农业农村部都在大力推进 “家庭农场培养计划”。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尤其,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等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小农户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要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五月份,六部委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农业迎来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更是倾向性扶持对象。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或新农人,发展家庭农场,联农带农,是国家大政方针所倾向的。但是,实践中尤其要注重惠农政策的公平性,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
家庭农场,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要紧靠“生态”来做文章,不断地升级改造,植入“社区支持农业、定制农业、认养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等新模式。农民,也可以选择性地“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同时,在地接受培训,壮大职业农民群体,提升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农业职业化,大势所趋。
其实,从多层面、各角度来看,能够惠及亿万农民,家庭农场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农业发展模式,更适合目前的村情民意。比如:浙江安吉县鲁家村的“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里面就规划设计了18个突出鲁家特色的家庭农场,形成了集群效应,并配套了一些项目业态。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未来盈利的增长点,将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增加,消费链的延长。因此,农业必然走向产业化、职业化、经济化。有人种地赚钱多,有人赚钱少,完全凭能力来,观念不转变,只能一直抱怨这个、抱怨哪个。
总之,大农业不能忽视小农户,小农户更离不开“小农业”,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家庭农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最佳的载体,更接地气。
文 / 李国民 /跨界融合策划人/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