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截至2020年底,四川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2022万亩,占总体改革范围的二分之一,其中大型灌区和大部分重点中型灌区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业用水管理不到位,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总体偏低,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不仅造成农业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与此同时,《意见》还要求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地区要加快推进改革,通过3—5年努力率先实现改革目标。
对此,农业大省四川如何积极作为?
四川综合改革成效几何?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2016年以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围绕“四项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其中,围绕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全省共完成9个大型灌区和247个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工作,其中192个中型灌区供水价格已基本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围绕探索“农业水权制度”,完成《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9个大型灌区和335个中型灌区完成取水许可证申领,成都、眉山、南充等地积极探索水权交易、水权回购。
此外,围绕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四川印发《四川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办法》《四川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办法》,累计落实中省资金2.63亿元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围绕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按照“谁所有、谁管护”原则,完成104万处已建工程的确权登记颁证,同步规范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建设与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协会在工程运行维护、用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的管护责任。
目前,四川已总结部分地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改革模式,积极在面上推广运用。
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力度,计划再实施2065万亩的改革面积。据了解,省级有关部门正抓紧会商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改革的支持力度,强化台账管理,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任务完成。
(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农水局供图)